1.争夺白宫
1988年是大选年。四年一次的总统竞选空前热闹,是政治生活中最精彩谁最生动的部分。在每次大选中,两党都要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以争夺白宫、入主白宫,这次总统大选民主党推出了马萨诸塞州州长杜卡基斯,共和党推出现任副总统布什。两位候选人及他们的副总统候选人都于四处发表竞选演说,拉选票。
竞选有一个强大的机制,这就是选民的选票。如果得不到选民的选票,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得到了多数选民的选票,才能掌握大权,入主自宫。受这种机制的吸引,大选中,候选人首先必须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发表见解。其实两党之间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分歧,有的只是在同一意识形态下对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的分歧。可以说,它们之间的分歧在于对一些共同认同的问题持什么态度。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杜卡基斯和布什在一些主要问题上的看法(根据美国报纸):
杜卡基斯
- 外交政策
- 反对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
- 想加强对南非的经济制裁,寻求更全面的禁运
- 要求加强与要求加强与以色列的战略关系,反对任何可能损害以色列安全的军火买卖,鼓励以色列和约旦直接谈判
- 主张对波斯湾进行国际武器禁运,国际海军保护海域自由权利
- 预算
- 同意增加听得税,但只作为最后的办法
- 反对减少资本赢利税
- 支持“单项否决“权
- 愿意削减赤字,但没有论述,说将维持现有军费
- 健康保护
- 支持普遍健康保护计划,要求雇主为工人提供保障费用
- 想增加艾滋病研究基金;支持对军事部门以及对来自艾滋病发病率高的国家的实行指令性检查
- 环境
- 要求简历国家标准,以减少酸雨的主要成分Sufurdioxide和nitrogendioxide的传播
- 反对在重要的环境保护地区和产鱼区采油
- 反对建立新的商业核反应站,先解决安全问题
- 就业
- 称全面就业为第一目标
- 把最低工资提到每小时4.25美元
- 军备控制
- 反对星球大战计划
- 要求谈判达成全面禁止核试验
- 主张谈判结束试验和发展反卫星武器
- 社会问题
- 反对死刑
- 支持25亿法案,分给州政府的基金以帮助穷人和中等收入家庭
- 反对修改宪法以使流产合法化,支持联邦基金
- 支持拥有武器的权利
- 毒品
- 主张成立内阁级委员会领导全部禁毒计划
- 将将给予外国更多援助以帮助它们禁止毒品生产;将援助愿意阻止毒品进入美国的政府
- 答应更多支持地方禁毒和康复计划
- 教育
- 主张建立国家基金,以招募教师
- 将鼓励企业让雇员到教学单位工作三至五年
- 支持反聘有专长的退休人员
- 将建立教育投资计划,使大学生能偿还学费借款
- 将建立高校机会基金,如果家长提供子女教育的资金,政府将保障学费
布什
- 外交政策
- 同意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提供军事和人道援助
- 反对进一步制裁南非
- 美国应成为中东的经纪人,促进谈判。但又强加条件,要求永不抛弃以色列
- 预算
- 答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增加所得税
- 想减少资本赢利税15%~28%
- 同意”单项否决“权
- 要求灵活冻结,但拒绝说明将削减什么计划
- 健康保护
- 想消灭转变生命保险的活动,IRA实行长期保障计划
- 想推进购买团体保险计划的创议
- 赞成地方控制爱滋病教育;赞成对囚徙、移民进行艾滋病检查
- 环境
- 想发展洗煤工艺以减少酸雨
- 支持建造核反应站
- 就业
- 要求在八年内创造三千万个就业祖会;后认为这个要求太乐观
- 反对增加最低工资
- 军备控制
- 支持星球大战研究,支持空间实验
- 反对金面禁止核实验条约
- 支持实验和发展卫星武器
- 社会问题
- 赞成死刑
- 反对联邦政府提供救济;赞成对每年收入低于二万美元的家庭的每一个子女建立新的一千万税务贷款
- 反对联邦枪支登记和发持枪证,赞成放送枪支控制法律
- 毒品
- 主张建立内阁级委员会领导反毒品行动
- 主张对毒品致死罪实行死刑
- 主张开拉美国家会议,谈如何结束经济对毒品的依赖
- 主张立袪,没收屡犯者驾驶执照和联邦学生借款
- 教育
- 计划设立五亿美元的基金修整推进学生教育的中学
- 要求对学生作更多测验,对教师作更多的能力测验
- 将建立高校储蓄公债计划,如果利润用于高校,可以免税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两党候选人关心的、讨论的都是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谈,恰恰是为了争取选民。以上九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学术界、新闻界、政界和公众日常讨论的问题。预算、健康、环境、就业、毒品、教育等均为令人头痛的何题。哪个党的总统候选人要当选,就必须想法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每个候选人也不知道能否解决,为了当选,就必须提供方案。其实这些方案社会早就有之,而且有多种方案。两党的工作只是选择可能最受人支持或同情的方案,列为自己的方案。也可以说,“选择”不是一个很准确的字眼,从政党来讲,这是,把商品——候选人,投入市扬;从选民来讲,这是在市扬上现有的商品中选购。
因此,选举形成一种很奇怪的逻辑:究竟是政党选择选民,还是选民选择政党,在许多情况下,大概是政党选择选民。结果是,政党并无统一的纲领,党员也可朝三暮因,选民也可今左明右。这就是选举的力量(见第五章第1节“驴象治国”)。
其实,政党在当选后能否实现它的纲领,愿不愿意实现其纲领,在竞选时是无法检查的。等到可以检查时,已经当选,又无法控制了。最多是等到下一轮再说,下一轮又可能发生上述现象。在竞选中需要“说得好听”。
对此现象,学者研究甚多,有两种观点此较流行:一是把选举胜利看作是对总统候选人的“授权”——“mandate”,即授权此人实现其竞选纲领;二是把选举看作是上届政府绩的“总结”,以便决定是否要换人。这里意在换人,而不在于新人上来后如何干。反正不论怎样,怎么做能争到白官,夺到总统宝座,就怎么倣。这种逻辑,要求政治高度灵活,高度敏捷,成为社会要求的晴雨表,不然不可能入主白宫。